20世紀30年代,新娘下轎情景。(摘自《聊城圖片百年》)
□ 耿仁國
我的老家陽谷縣十五里園鎮十里井村坐落于山東省西部,是京杭運河邊上的一個小村莊。20世紀50年代,村里曾有個轎社,也就是一個出力抬轎的班子,相當于現在的婚慶公司,主要負責迎娶新娘,兼顧其他。
那時候,誰家的孩子娶媳婦,都要用花轎把新媳婦抬到家來。貧窮的家庭,雇一頂花轎。去接的時候,有一個兒童押轎,兩個兒童提紗燈,兩個兒童舉高照,一個轎夫攜氈,四個轎夫抬轎;回來的時候,新媳婦坐在花轎里,花轎左右有兩個卡轎桿的,緊緊跟在花轎的兩邊,怕轎夫抬轎不穩或過分顛簸。富有的大戶人家,則雇兩頂轎:一頂花轎,一頂藍轎。新郎官身穿長衫,頭戴禮帽,帽插金花,坐藍轎去岳父家迎親。提紗燈的、舉高照的、攜氈的……馬車拉著一支響器班,一路上吹吹打打,鑼鼓齊鳴,兩頂大轎的隊伍浩浩蕩蕩,很是壯觀。這時的工錢要比平常貴許多。
轎的結構分為轎桿、轎身、轎底、轎座和轎頂五大部分。轎桿兩條,轎身一邊各一條,各長一丈五尺(一丈約合3.33米,一尺約合0.33米)左右,兩端分別用繩連接在一起,中間系抬杠;轎身是木制小屋形,前開門,兩側開窗;轎底用木板制成,四角用繩子系牢于轎桿;轎座為箱子形,鋪有軟墊子;轎頂下部是四角探出轎身的木框,外面罩有布料做成的圍沿,圍沿下垂著彩穗,中部是竹席制成的拱形上蓋,加布罩,最頂上加一個錫或銅制的頂子,明晃晃、亮堂堂,很有排場。
轎社內部分工明確:一個轎頭,負責管理和預定任務;十幾個轎夫,由轎頭指派時間和地點去抬轎。抬轎掙來的錢由轎頭保管,一年一次分紅,或分錢,或分饃饃。誰家孩子娶媳婦用轎,須找轎頭預定。日期、時辰、數量,都要說好。主家要先交部分定金,立下字據,板上釘釘,不可更改。就是遇上大風大雨大雪,也必須按時去抬,耽誤不得。
有一年的臘月二十六,北風呼嘯,大雪紛飛。劉莊村有一家人娶媳婦,雇了一頂花轎去接。去的時候,轎夫們每人啃了個又涼又硬的米面團子,二十多里路,順著大北風去,迎著大風雪來,大雪打臉,衣裳結冰,大雪擁著了轎底,累得轎夫夠嗆。把新媳婦抬到主家,轎夫們還是吃那又涼又硬的米面團子,一個錢也沒有多給,還凍病了仨。
那時候,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低下,迎風頂雪出大力,連口熱乎飯菜都吃不上是常有的事。年根兒底下,娶媳婦的多,一天抬三四個,天不亮就離開家,回家的時候已是很晚,再苦再累也得堅持抬。
當時的鄉村小路坑洼不平、寬窄不勻,有的路兩邊雜樹縱橫、雜草叢生,非常難走,抬轎的就喊些號子來前后相顧。如路窄難走,前邊的就說“兩邊遭掛”,地下路滑就說“腳底打滑”,抬轎的就會分外小心,步步走穩。如果樹枝掛著轎頂,就喊“上邊遭掛”,抬轎的就彎著腰走,恐怕被樹枝掛壞轎頂……
抬一年轎,到年終歲尾,聚在轎頭家里,按照記的工分,每人分幾個錢,分十幾斤饃饃,回家去和一家老小過個團圓年,是很幸福的一件事。
“文革”時期,轎社的幾頂轎子作為“四舊”被砸毀,轎社也隨之解散了。新媳婦坐轎成了歷史,代之而來的是用地排車、牛車、自行車接新媳婦,進而用拖拉機、三馬車。隨著時代的進步,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,迎親用起了轎車。轎社成了漸行漸遠的歷史,抬轎娶親永遠留在了人們的記憶里。
2024-02-02 15:56:19
2024-02-02 11:07:08
2024-02-02 11:05:36
2024-01-26 09:11:53
2023-12-17 10:07:34
2023-11-03 08:45:22
聊城新聞網 2006-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/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: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魯)字第720號
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663509279 舉報郵箱:lcxw@lcxw.cn